实验室前沿——做中国最专业实验室前沿资讯网

现在的位置:主页 > 资源中心 > 质量管理 >

室内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时间:2009-11-17 01:44|来源:实验室前沿| 分享|点击:


 1. 术语

质量控制(质控):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1)质量控制包括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质量环中所有阶段中导致不满意的原因,以取得经济效益。(2)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某些活动是相互联系的(GB/T 6583 1994)。
室内质控:实验室内为达到质量要求的操作技术和活动。(1)在医学实验室,室内质控的目的在于监测过程,以评价检验结果是否可靠,以及排除质量环节中所有阶段中导致不满意的的原因。(2)广义上室内质控适用于得出检验结果所有步骤的活动,从临床需要考虑,从收集标本,检测直至报告测定结果。
室间质量评价:由第三方机构采用一系列的办法连续地、客观地评价各实验室的试验结果,并发现实验室本身不易发现的不准确性,了解各实验室之间结果的差异,帮助其校正,使其结果在具有可比性。这种评价是一种回顾性评价,旨在建立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
校准物/校准品:准备用于建立一个或多个定量值的任何物质。
控制限:判断质控品测定的允许范围的上、下限,通常以标准差的倍数表示。
质控规则:从质控品的测定数据分析该批测定操作是否合格的判断标准。用符号AL(或A-L)表示, 其中A是测定的标本数或超过控制限(L)的质控测定值的个数,L是控制限。当质控测定值满足规则要求的条件时,判断该分析批违背此规则。
操作过程规范(OPSpecs)图:显示测定方法的不精密度、不准确度和已知质量保证水平达到规定质量要求需要采用的质控方法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线性图。
精密度: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多次测定时,所得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通常表示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的大小。
准确度:是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
偏倚:指测定结果与真值的偏离程度。
变异系数:测定结果的标准差与平均值的百分比值,通常用CV%表示。
溯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一种特性。
在控:质控结果在控制限之内。
失控:质控结果在控制限之外。
误差检出概率(Ped):对常规测定过程中分析误差的检出概率称为误差检出概率。
假失控概率(Pfr):当测定操作正确进行,除了方法的固有的误差外,在没有其它误差加入情况下如果质控过程中出现了失控信号,称为"假失控",假失控出现的概率称为假失控概率。
2. 室内质控的目的
室内质控是由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采用一系列统计学的方法,连续地评价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可靠程度,判断检验报告是否可发出的过程。室内质控的目的是检测、控制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提高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批内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3. 开展室内质控前的准备工作
3.1 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人员培训)
在开展质控前,每个实验室工作人员都应对质控的重要性、基础知识、一般方法有较充分的了解,并在质控的实际过程中不断进行培训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培养一些质控工作的技术骨干。
3.2 建立标准操作规程(操作文件的建立)
实施质控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标准操作规程文件(SOP)做保障。例如仪器的使用、维护操作规程,试剂、质控品、校准品等的使用操作规程等。所有实验室都应建立一套较完整的SOP。
3.3 仪器的检定与校准(仪器的校准和保养)
对所用分光光度计、量具要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对测定临床样本的仪器要按一定要求进行校准,校准时要选择合适的(配套的)标准品;如有可能,校准品应能溯源到参考方法或/和参考物质;对不同的分析项目要根据其特性确立各自的校准频度。
3.4 质控品的选择
质控品是保证质控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根据质控品物理性状可有冻干质控品、液体质控品和混合血清等;根据有无测定值可有定值质控品和非定值质控品。实验室可根据各自的情况选用以上任何一种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但做为较理想的质控品至少应具备以下一些特性:
1)人血清基质,分布均匀;
2)无传染性;
3)添加剂和调制物的数量少;
4)瓶间变异小;
5)冻干品其复溶后稳定,2-8℃时不少于24小时,-20℃时不少于20天;某些不稳定成分(如胆红素、ALP等)在复溶后前4小时的变异应小于2%;
6)到实验室后的有效期应在1年以上。
判断质控血清质量的详细技术指标可参见附录3。
3.5 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
在使用和保管质控品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按质控品说明书操作;
2)冻干质控品的复溶要确保所用溶剂的质量;
3)冻干质控品复溶时所加溶剂的量要准确,并尽量保持每次加入量的一致性;
4)冻干质控品复溶时应轻轻摇匀,使内容物完全溶解,切忌剧烈振摇;
5)质控品应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保存,不使用超过保质期的质控品;
6)质控品要在与患者标本同样测定条件下进行测定。
4. 室内质控方法的设计
各临床实验室可根据各自的情况及测定项目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室内质控方法。
5 室内质控的实际操作
5.1 设定靶值
5.1.1 稳定性较长的质控品
在开始室内质控时,首先要设定质控品的靶值。各实验室应对新批号的质控品的各个测定项目自行确定靶值。靶值必须在实验室内使用自己现行的测定方法进行确定。定值质控品的标定值只能做为确定靶值的参考。
5.1.1.1 暂定靶值的设定
为了确定靶值,新批号的质控品应与当前使用的质控品一起进行测定。根据20或更多独立批获得的至少20次质控测定结果,计算出平均数,作为暂定靶值。
以此暂定靶值作为下一个月室内质控图的靶值进行室内质控;一个月结束后,将该月的在控结果与前20个质控测定结果汇集在一起,计算累积平均数(第一个月),以此累积的平均数做为下一个月质控图的靶值。
重复上述操作过程,连续三至五个月。
5.1.1.2 常用靶值的设立
以最初20个数据和三至五个月在控数据汇集的所有数据计算的累积平均数作为质控品有效期内的常用靶值,并以此作为以后室内质控图的平均数。
对个别在有效期内浓度水平不断变化的项目,则需不断调整靶值。
5.1.2 稳定性较短的质控品
3-4天内,每天分析每水平质控品3-4瓶,每瓶进行2-3次重复。 收集数据后,计算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对数据进行异常值检验。如果发现异常值,需重新计算余下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以此均值作为质控图的靶值。
5.1.3 外围值的剔除
在初次靶值设立时,当某次的测定值与均值之差大于或等于2.75倍的标准差时,该次测定值应予剔除(为外围值)。其余数据再重新计算。
5.2 设定控制限
对新批号质控品应确定控制限,控制限通常以标准差倍数表示。
5.2.1 稳定性较长的质控品
5.2.1.1 暂定标准差的设定
为了确定标准差,新批号的质控品应与当前使用的质控品一起进行测定。根据20或更多独立批获得的至少20次质控测定结果,计算出标准差,并作为暂定标准差。
以此暂定标准差作为下一个月室内质控图的标准差进行室内质控;一个月结束后,将该月的在控结果与前20次质控测定结果汇集在一起,计算累积标准差(第一个月),以此累积的标准差作为下一个月质控图的标准差。
重复上述操作过程,连续三至五个月。
5.2.1.2 常用标准差的设定
Tags:指导,作业,控制,质量,室内,测定,标准,结果,失控,数据,
责任编辑:编辑整理

最新更新

点击排行

更多阅读者

其他人正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