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前沿——做中国最专业实验室前沿资讯网

现在的位置:主页 > 企业在线 > 国家重点实验室 >

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时间:2010-09-18 02:34|来源:实验室前沿| 分享|点击:


     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06年5月通过专家论证开始建设以来,严格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要求以及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设定的建设内容进行了建设,并取得了多方面的重要进展。目前实验室是国家级重点免疫学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创新团队基金的承担者(2001年获得,2004年和2007年评估优秀,两次获得延续资助),是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单位。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研究室主任沈倍奋院士,实验室主任为曹雪涛院士。
    免疫学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生物学、医学、药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是当今生命医学领域中的一门带动性、支持性、前沿性学科。免疫学研究一旦突破,会极大地推动免疫相关性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的研究进展。本着基于国内现状和以往的工作基础、针对我国重大疾病防治的需求、立足于免疫学领域国际前沿、选择有限目标重点突破以求形成研究特色并逐步形成国际学术影响的原则和发展策略,实验室开展了下述五个方面的研究, 包括 1)免疫应答与免疫耐受的分子机制研究,争取对于免疫识别的结构基础有新的认识,提出免疫调控新观点,对于自主发现的数种新型免疫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2)免疫细胞的分化发育、功能调控及其相关机制研究,继续发现新的免疫细胞亚群,提出新的免疫细胞分化发育和凋亡的学术观点,对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提出新的认识;3)感染免疫学研究,对于肝炎病毒与免疫紊乱机制提出新的学术观点,研制新型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4)移植免疫学研究,深入研究移植免疫耐受的机制,研发1~3种通过免疫学原理抗移植排斥的有效方法,提出延长器官移植物存活的新途径;5)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及相关机制研究,对于肿瘤等的细胞免疫治疗和多肽药物免疫治疗研究方面,提出新的治疗方案,力争完成自主研制的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肿瘤患者的临床试验。

copyright sysqy.com

    实验室建设以来,科研工作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在免疫应答与免疫耐受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进一步验证本实验室提出的“基质微环境免疫自稳”学术观点,进一步对于本室2004年发现的新型树突状细胞亚群diffDC(Nature Immunology)的分化发育和功能及作用机制有了深入认识,发现肝脏微环境可以通过促进造血干细胞发育成具有负向调节功能的细胞从而实现免疫自稳效应,研究论文发表于Blood等。研究了自主发现的免疫新分子Nrdp1、Rab7b、hPEBP4、HDJC9、DIgR2等的功能,相关论文发表在 Nature Immunology(2009年)、Blood等。在免疫细胞的分化发育、功能调控及其相关机制研究方面,发现了新型调节性T细胞亚群(CD69+CD4+CD25-)以及新型调节性单核细胞(Gr1+Ly6C+)通过表达膜结合型TGF-beta发挥负向免疫调控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在J Immunol等发表。在感染免疫学研究,集中研究了TLR和RIG-I与病原体免疫识别机制及其触发的免疫反应,发现蛋白磷酸酶SHP2通过结合TBK1分子激酶活性结构域并抑制TBK1激酶活性,能够特异性地抑制巨噬细胞TLR信号传导中TRIF依赖的细胞因子和I型干扰素的产生,从而负向调控机体抗病毒免疫反应,这为抗病毒免疫反应的调节机制增添了新的认识, 同时提示SHP2分子有可能成为抗病毒免疫治疗的新靶点。论文发表于《免疫》(Immunity, 2006, 25:919-928),这是该免疫学领域权威性学术期刊首次发表由我国科学家在国内完成的研究结果。此外,发现病毒感染时免疫细胞中蛋白磷酸酶SHP1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SHP1在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的同时,可作用于抗病毒反应中关键的蛋白激酶分子IRAK1,显著增强抗病毒效应因子I型干扰素的产生,研究结果于2008年5月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同期杂志还刊登了为该工作撰写的专题评论,认为该研究首次发现单一蛋白分子可以在抑制免疫反应中炎症细胞因子产生的同时增强I型干扰素的产生,人们将可以在抗病毒治疗中利用单一分子作为靶点,在增强抗病毒疗效的同时,抑制炎症反应带来的损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在移植免疫学研究方面,提出了通过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成熟进而诱导移植耐受的方法,建立了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的小鼠模型并研究了调节性DC和调节性T细胞在诱导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和相关分子机制。在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及相关机制研究方面,已经完成了自体树突状细胞瘤苗为基础的免疫化疗(Chemoimmunotherapy)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的II期临床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本文来自实验室前沿
    实验室建设以来,所承担的国家973免疫学项目结题验收后获得好评,又获准主持了新一轮的国家973免疫学项目;承担的国家863项目圆满完成且承担了“十一五”国家863重大专项;牵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免疫识别的结构信息基础”顺利结题;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基金项目获得第三期延续资助。在免疫学基础理论探索与应用性研究方面形成学术特色更加明显,在国际同行中的学术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圆满召开了上海国际免疫学会议(2007.7),实验室主任曹雪涛教授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大会报刊国际免疫学大会等作发言报告。在具有重要国际学术影响的杂志包括Nature Immunology(2篇)、Immunity (1篇)、Blood等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此外, 2008年和2009年在Nature Immunology发表2篇述评文章(Immunology in China: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和(New DNA sensing pathway feeds RIG-I with RNA)。
    实验室拥有一支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973计划免疫学项目首席科学家曹雪涛院士为学科带头人,以中青年为主体的科技攻关队伍。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A类)获得者2人,教授7名,副教授6名, 讲师11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8 %。3人进入上海市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6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从NIH引进了教授1名,从浙江大学引进两名博士后、从清华大学引进了一名博士。

sysqy.com


    在依托单位第二军医大学的支持下,实验室发展成为国家医学免疫学研究与应用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组织高水平免疫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sysqy.com

学科领域:生命科学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主管部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邮政编码:200433
联 系 人:曹雪涛
联系电话:021-25070316 copyright sysqy.com

Tags:实验室,重点,国家,免疫,医学,研究,机制,细胞,治疗,分子
责任编辑:何辉